- 在線時間
- 4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1-1-26
- 私房錢
- 3112
- 閱讀權(quán)限
- 31
- 積分
- 2942
- 帖子
- 430
- 精華
- 1
- UID
- 5579307
    
- 私房錢
- 3112
- 寶寶生日
- 2006-03-12
- 積分
- 2942
- UID
- 5579307
|
活潑好動是小孩的探索未知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日常生活中,碰傷、劃傷、扭傷、被動物咬傷等意外隨時都有可能會發(fā)生,特別是到了夏天,身上的衣物有所減少,大面積的皮膚裸露在外面,受傷的幾率也會有所增加。當(dāng)遇到這樣的意外情況應(yīng)該如何處理,又要注意什么?掌握一些急救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劃傷與切割傷不要用酒精和紅藥水
孩子喜歡蹦蹦跳跳、到處亂跑,很容易劃傷或切割傷。當(dāng)有這樣的情況發(fā)生時,不要用酒精、紅藥水或是紫藥水來處理傷口。
雖然酒精的殺菌能力很強(qiáng),但它也有將強(qiáng)的刺激性。對已損傷的組織,不宜直接用酒精消毒,只能用于傷口周圍的皮膚消毒。而紅藥水也不建議用,是因為紅藥水為2%汞溴紅水溶液,對汞過敏者還可能會因使用紅藥水引發(fā)接觸性皮炎。此外,用紅藥水和紫藥水處理傷口,其顏色常會掩蓋傷情。如果前去就醫(yī),醫(yī)生也會先將其做處理,就會給孩子造成二次痛苦。
那么什么是正確的處理方法?遇到劃傷,要先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傷口,把傷口里的異物沖洗出來。然后用碘伏消毒,再用醫(yī)用紗布包起來就可。如果在夏天,則不需要用紗布包。
如果傷口較深并伴有流血,則需做止血措施,需要包扎的緊一些。隨后立即就醫(yī)。
燙傷不要亂涂牙膏、香油
燒燙傷的三個等級
燙傷分為三個等級,認(rèn)清燙傷等級更有助于進(jìn)行急救。一度燙傷,疼痛明顯、無水腫、皮膚發(fā)紅。二度燙傷,有水泡形成、局部濕潤并伴有疼痛。三度燙傷,局部干燥、皮膚呈褐色,無疼痛感。
當(dāng)孩子不小心燙傷后,要迅速避開熱源。然后用冷水持續(xù)沖洗燙傷部位15分鐘左右。如果對于燙傷面積比較大、疼痛明顯者,可持續(xù)在水中浸泡15-30分鐘。如果是面部燙傷,則可以用20℃左右的水進(jìn)行冷敷。
其次,沖水過后,將受傷部位的衣服剪開,以免使受傷的部位病情變重。然后用干凈的紗布輕輕蓋住受傷部位。此外,每個人一把手所能覆蓋住的范圍,為整個身體的1%。如果燒傷面積在1%內(nèi)的一度燒傷,經(jīng)過處理涂燙傷藥,在家觀察就可。如果燒傷面積超過1%,則不管是幾度燒傷,都需送往就近醫(yī)院。燙傷水泡也不要自行處理。
處理燙傷的五個要訣,沖、脫、泡、蓋、送
特別提醒的是,不要涂抹牙膏、醬油、植物油等這些大家口中的偏方物品。涂抹這些東西只會加重病情。此外,冰水和冰敷也絕對不可以。
扭傷不要隨意觸碰受傷部位
孩子如果不小心扭傷,要先將受傷部位平放,不要使其受力。等疼痛緩解下來,讓孩子輕輕扭動受傷部位。如果能動,說明是軟組織受傷。如果不能動,則考慮是骨折。這時需要用小木板或者是厚一點的書,將受傷部位固定住。
如果骨折部位出血,則還需止血。用紗布緊繃住傷口血管的上方,簡單處理后立即帶孩子就醫(yī)。
寵物咬傷不要錯過24小時黃金疫苗期
孩子對貓、狗天然是喜歡的。雖說現(xiàn)在寵物性格比較溫順,但也不可以大意。如果孩子被寵物咬傷,除了局部軟組織、肌肉損傷外,更讓人恐懼的是怕感染狂犬病。
如果被寵物咬傷出血,首先不要去止血,要用自來水沖洗,盡可能沖掉一些留在傷口里的細(xì)菌和病素。然后越早打狂犬疫苗越好,不要錯過24小時的黃金疫苗期。
如果是被寵物舔到,則觀察被舔到的皮膚,有沒有傷口,如果有則也需要在第一時間接種狂犬疫苗。另外,狂犬疫苗打針的流程分為5針,分別是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總共5次。全程打完五針疫苗,才能有效保護(hù)身體。
流鼻血不要讓孩子仰頭
流鼻血正確的處理方法:身體前傾扭住鼻子
對于孩子流鼻血了,不要讓孩子仰頭或者是舉對側(cè)胳膊。正確的方法應(yīng)該是,身體前傾扭住鼻子3-5分鐘后,看看有沒有止住。如果沒有止住,以同樣姿勢再捏3-5分鐘。
如果反復(fù)流鼻血,就要去就醫(yī),看看是否是因血管畸形或是其他疾病造成的。
吞食異物不要捶胸
氣管異物在幼兒時發(fā)生的概率較高。因為小兒的氣管與食物交叉的會厭軟骨發(fā)育不成熟,功能尚不健全。再加上幼兒對什么都好奇,容易將小東西往嘴里放。
當(dāng)小朋友不小心吃進(jìn)異物,使氣道梗阻。家長應(yīng)坐下來,讓孩子俯臥在家長的雙腿上,上胸和頭部低垂著,家長用一只手固定孩子,另一只手拍擊兩肩胛間的背部,使氣道內(nèi)的異物咳出。
如果對于體型大的孩子,還可以用站式。從背后抱住孩子腹部,雙臂圍環(huán)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內(nèi)按壓于受害人的肚臍和肋骨之間的部位;另一手捂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用力向里向上擠壓,反復(fù)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