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溝通的五大秘籍
1.不做典型兩極溝通家長
1)護短 當老師和家長溝通孩子的某種問題時,不要一味強調:“我家孩子在家從來不會。。?!?/font>孩子在家和學校面對的環(huán)境不一樣,人不一樣,情緒也就不一樣,所以客觀的聽從老師的看法,以便更好的督促孩子。
2)盲目追隨 老師說的不對的地方該聽的就聽,不該聽的可以略過。因為老師是面對全體的,而我們面對的孩子是個體的,所以有時候我們更能針對孩子的個性去發(fā)展。
2.溝通四不要
1)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輕易評價老師
如在飯桌上家長談論孩子的。。。老師是新來的,什么都不懂。。。小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斷能力和明顯的喜好,因為聽了家長的話而對老師產生不必要的輕視是非常不利于孩子學習的。
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這樣說:“你老師今天又說你上課。。。。樣了。”讓孩子以為老師經常打小報告,從而對老師失
去好感和信任。
也不要拿著老師來壓人:“你再不好好做作業(yè),老師就罰你站了!”無中生有的事情給老師增加莫須有的罪名。
家長可以經常在孩子面前說說老師的好話,這樣能讓孩子更加認同老師。
2)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托付給老師
老師最怕這樣的話:“我工作忙,孩子就交給你了!一切就拜托你了?!逼鋵崒πW生而言,老師是技能的引導者,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在老師身上, 那會讓老師如履薄冰。
3)不要和老師產生爭執(zhí)
遇到問題需要溝通的時候盡量不要和老師產生爭執(zhí),到了小學,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老師有自己的集體教育模式,而家長又有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所以不管怎樣,將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表達出來是最重要的。爭執(zhí)只會彼此傷害,會令孩子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
4)不做兩面派
例如當著老師的面答應的好好的,回家就對孩子說:“你老師怎么這么能留作業(yè)啊, 想累死我家孩子啊!”這樣的話語千萬不要說出口,如果實在覺得作業(yè)多了,可以適當幫助孩子調節(jié)一下,或者第二天和老師溝通一下。
3.注意溝通的技巧和方式
1)說話的方式
例如有的家長經常一打電話就問:“我家。。。最近有么有沒有搗蛋啊,上課有沒有不聽講啊?”長久以來,讓老師潛意識以為家長就是想問問孩子的不好的地方,然后就會經常關注孩子的劣勢。正確的做法是多引導老師挖掘孩子的潛能和優(yōu)勢,這樣老師也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孩子的優(yōu)點上來,避免造成惡性循環(huán)。
2)溝通的時間和場合
發(fā)現(xiàn)問題早溝通是時間點上的最關鍵的要素。上學的孩子出現(xiàn)問題首先想到的是要和老師進行溝通,而且越早越好,最重要的是不能忽略老師在解決問題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例如孩子學習成績突然下降,最近情緒突然很差。。。都要及時和老師反饋,而除了快捷的電話聯(lián)絡之外,親自到辦公室與老師暢談也是一種好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