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吉@qd 于 2015-6-16 11:01 編輯
2015年青島幼兒園第一次招生暫告于段落~ 明天——6月13日是媽媽們現(xiàn)場確認的時間! 幼兒園的報名一直是讓家長頭疼的問題 C媽課堂的主講嘉賓梁老師 特意趕在這個時間給咱媽網(wǎng)的會員媽媽們送上了一份答卷 【C媽課堂】最具影響力的父母成長課堂 《寫在入園前的交流分享》
媽網(wǎng)的親們: 大家好,我是C媽,受媽網(wǎng)邀請近期在媽網(wǎng)線上回答與幼兒園入園相關的問題。從眾多媽媽們的提問留言中我看到了媽媽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和存在的焦慮。 身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我們,信息的獲取隨手可得。我想很多文章和教育從業(yè)者們已經(jīng)有很多有關如何擇園,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適應幼兒園的分享。結合其他的分享和我自己的從業(yè)經(jīng)驗,今天我們再來梳理和總結一下: 關于如何擇園? 其實很多家長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大約心里都是有一個答案的,不管這個答案是主動的選擇還是被動的接受。對于選擇上哪一類幼兒園大家心里是有譜的。但是還是會問“如何擇園?”這是為什么?大家有沒有自問過?在媽網(wǎng)的答疑中我更多地是回答:“家長問問自己,最在乎幼兒園的是什么?距離遠近?安全與否?口碑如何?伙食如何?老師是否和藹?辦園歷史是否長久?有沒有什么辦園特色?教養(yǎng)風格?是不是更加重視孩子的個性發(fā)展?列出最關注的前三個需求。每個家長對幼兒園的選擇包含了家長自身的價值觀以及對孩子在這里成長的期許,不同的期許就有不同的標準。所以如何擇園?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這個答案就在你們自己的心中。 C媽家就住在市南區(qū)一家公立幼兒園附近的樓上,每到新生入園季。常常遇到哭鬧不進園的孩子和抹眼淚或徘徊在幼兒園周圍不肯離去的家長。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咱們先從分離焦慮談起。 分離焦慮是孩子離開母親時出現(xiàn)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大部分孩子從七八個月起,就會明顯表現(xiàn)出這種分離焦慮,有些孩子甚至更早。到了孩子入園,完全要在一個陌生新環(huán)境與陌生的大人(老師)、同伴相處,分離焦慮產(chǎn)生的消極情緒體驗就最大的爆發(fā)出來了。哭鬧、打滾、生病甚至有些孩子自虐等形式來拒絕和親人的分離,拒絕去幼兒園。我也是個媽媽,每每談起新生入園時的情景,我內(nèi)心都充滿了心疼。正是這樣的原因,我愿意一遍又一遍的跟前來咨詢的媽媽們聊如何幫助孩子順利適應幼兒園。 首先,寶寶上幼兒園產(chǎn)生的“分離焦慮”不僅僅是寶寶有,媽媽更是存在,我們不能忽略家長身上產(chǎn)生的焦慮對孩子的影響。不要有意無意的強化孩子在幼兒園要面臨的挑戰(zhàn)。比如:“你吃飯這么慢,到幼兒園怎么辦?”、“上課要好好聽老師話,不能亂跑”、“要是有小朋友搶你玩具,你就趕緊告訴老師,不要不吱聲”“到了幼兒園,你可不能再尿褲子了,不然……”細細想想,這些都是家長的擔心和焦慮,在和孩子的互動中不自覺的會傳遞給孩子。孩子繼而對幼兒園的生活產(chǎn)生了恐懼,再加上幼兒園的作息時間、飲食習慣都和原有熟悉家庭環(huán)境有很大的差別,孩子的焦慮和壓力就會增大。所以說,幫助孩子克服入園焦慮首先要從改善家長自己的焦慮做起。世上的愛大都為了相聚,唯獨對子女的愛是為了分離。我們期待寶寶的長大,回想陪ta渡過蹣跚學步的日子,一方面希望ta快快學會走路,一方面又擔心ta跌倒摔跤……如今ta已經(jīng)要有新的生活和變化了,放輕松,繼續(xù)陪伴ta新的成長挑戰(zhàn)吧。 我們可以做的是:
- 提前常帶孩子去即將入園的幼兒園轉(zhuǎn)轉(zhuǎn),看看大哥哥姐姐們是怎樣上學和放學的(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放假了,請抓緊哦),如果幼兒園允許,家長帶孩子進入幼兒園參觀,熟悉環(huán)境。
- 如果可以認識即將結伴的老師,能讓孩子先熟悉老師,那是再好不過了。孩子新入園,首先要先與一個成人建立新的依戀關系,然后才和同伴建立友誼。
- 提前在家中按照幼兒園作息時間調(diào)整孩子的生活,比如早睡早起、中午午睡。很多孩子不愿意去幼兒園是因為不肯在幼兒園午睡和因午睡遭到老師的批評所致。
- 提前給孩子看一些有關幼兒園繪本、視頻或者歌曲,這些形式都是通過視覺、聽覺直接進入孩子潛意識的。我女兒在上幼兒園之前就學會了“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我不哭也不鬧叫聲老師早……”孩子透過這些形式會認識到,ta長大了要上幼兒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 和家庭中相比,幼兒園對孩子的要求要高,規(guī)則也多。孩子一開始需要適應的時間。沒有特殊情況應讓孩子堅持上幼兒園,不可隨意。平時在家中不要讓孩子遵從某件事情就用“如果你不……就送你上幼兒園”這類話,影響孩子對幼兒園的認識。
- 接送孩子不要追問孩子有關幼兒園的事情,孩子愿意表達,那就傾聽,不要急于去評價和教孩子如何。如果真的憋不住問孩子,那么多問些積極的、開放性的問題。而不是“今天老師有沒有訓你?有沒有吃飽?“
- 孩子在幼兒園門口哭泣的時候,不要訓斥,請溫柔的擁抱ta,允許ta哭泣。和善而堅定 的跟ta說:知道你舍不得,我也一樣。幼兒園有很多朋友和新鮮的事情等著你,下午來接你時,我們又能在一起啦“類似的話。這些話一定要有理解孩子的感受,也要約定、有承諾,何時來接ta。還可以有親子之間的約定和暗號,比如繪本《魔法親親》中的在某個部位的親親代替媽媽陪伴ta。
- 還有個個人建議:新生入園,尤其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入園,從半天起慢慢過渡到全天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方面都是一個必要的過渡。
我們還可以:
- 回家之后高質(zhì)量的陪伴孩子,放下手機聽孩子講話、陪孩子玩耍,觀察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之后的情緒狀態(tài)。孩子正常的情緒應是平和、快樂的?;丶覑瀽灢粯坊蛘吲d奮發(fā)泄都需要引起家長的關注,及時和老師溝通孩子在幼兒園的狀況。
- 幫助你的孩子找到一個ta喜歡的釋放情緒的渠道,比如涂鴉畫畫、做手工、唱歌、跳舞等等。涂鴉畫畫、手工
讓ta結合這些講故事給你聽,記得要傾聽,不要去打斷ta,在講述的過程中,你可以聽聽故事里發(fā)生的事情,或者你就可以猜到ta在幼兒園過的怎樣?如果你拿不準,你還可以把孩子的涂鴉收集起來聯(lián)系我,我通過專業(yè)的繪畫分析,結合孩子敘述的故事,幫你看看孩子到底怎么了。希望可以在你擔心無助的時候幫到你。 - 參加一些系統(tǒng)的家長培訓課程。因為伴隨孩子的成長,我們對ta的愛不再僅限于吃好穿好,而更多是為他將來的幸福感而做些功課。通過學習,做父母的可以減輕自己的焦慮,學會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說到底孩子的未來拼的是父母意識和人生的功底。望子成龍鳳,先從父母自我成長開始。
以上是C媽根據(jù)媽網(wǎng)網(wǎng)友提問總結匯總的一些建議和經(jīng)驗,希望能幫到新生媽媽。
——————————豪華電梯分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