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3 ★ 我的寶寶不需要倚靠物也能坐了,但是坐不穩(wěn),如果我想讓寶寶可以早一點坐穩(wěn),有什么能幫他的呢? A:寶寶能坐穩(wěn)需要兩點:一是支撐住上半身“坐住”,二是保持平衡“坐穩(wěn)”。 前者靠的是肌肉,后者靠的就是平衡性。 正如上個問題所述,在肌肉鍛煉這件事上,只能依靠寶寶自己的力量,但是如果你真的那么著急讓寶寶坐穩(wěn),在平衡性這一點上,父母可以適當幫忙。
當寶寶已經(jīng)有足夠的力量抬起上半身,而不需要依靠其他物品靠坐的時候,就可以把他放在沙發(fā)角,練習身體平衡。
很快他就能學會用兩只手臂幫忙平衡上半身,呈三足鼎立的樣子。
在練習平衡時,媽媽們可以拿一些鮮艷的小玩具,引導寶寶來夠取;或是準備一個穩(wěn)定性好的玩具架,讓寶寶慢慢的學會把三足鼎立中的兩只雙手分離出來。
在這之后可以增加難度,拿著玩具晃動讓寶寶抓取,進一步讓寶寶在運動中學會如何掌握平衡。 注:坐穩(wěn)的訓練在開始階段一般每次幾分鐘即可,到寶寶 6 個月時逐漸可以延長至15~20分鐘。 即便寶寶已經(jīng)能坐的很穩(wěn),在他能夠不需旁人幫忙自如的坐下、起來之前,也不宜坐得太久。 ★ NO.4 ★ 寶寶坐的時候,總是分開兩腿跪坐,要緊嗎?需不需要糾正坐姿? A:初期學坐的寶寶對坐姿沒有什么要求,但是進入學步期之后,“W坐姿”應當盡量避免。 常常看到會坐的寶寶雙膝很自然的向后彎曲,坐在地上看書或玩玩具。從寶寶頭頂看,他的腿就像是字母W。(下圖所示)
但是,不建議會走路之后的寶寶繼續(xù)長期保持這種坐姿。 - 持續(xù)的“W”坐姿,容易導致不同程度的盆骨外擴,或是髖關節(jié)脫位。
- 長期保持“W”坐姿時,會導致大腿骨內(nèi)轉(zhuǎn),并連帶引起膝蓋關節(jié)內(nèi)轉(zhuǎn),最終導致雙腳內(nèi)撇,走路很容易“八字型”。
- “W”坐姿會讓寶寶坐得很穩(wěn),但正是因為太穩(wěn)了,就會減少和降低寶寶轉(zhuǎn)動身體的機會和自由度。 寶寶會習慣用左手拿左側的東西,右手拿右側的東西,但卻無法鍛煉手跨過身體中線拿對側物品的能力,這項能力,是以后寫字具備的一項前提技能哦。
- “W”坐姿使腿部的部分肌肉和肌腱都壓縮在一個非常短的范圍,時間長了,寶寶的關節(jié)發(fā)育就會受到影響。
比較推薦的幾種坐姿:
寶寶的坐功熟練之后,建議多種姿勢輪流變化,因為不同的坐姿鍛煉的肌肉群側重點也是不一樣的。 ★ NO.5 ★ 寶寶在幾個月之內(nèi)學會坐算是正常的? A:大多數(shù)的寶寶會在6個月左右獨坐(不用倚靠物就能夠獨立坐在床面并能平衡自己身體的晃動)。 但是早至4個月晚至9個月,都屬于正常范圍。 有的寶寶5個月就能夠自己坐起來,而不依靠外部力量,就說明寶寶此時的身體已經(jīng)具備了獨立坐起來的條件,所以不用擔心脊柱負擔過重或變形。 即便是9個月之后的寶寶,如果平時趴的少,活動量不大,也算不上異常。 如果寶寶在該獨坐的月齡做不到,就一定要鼓勵孩子多趴、多趴、多趴!
常??吹揭恍iT訓練寶寶“學坐”的方法,其實哪里需要什么訓練,坐、站、走從來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寶寶的一步步發(fā)育,水到渠成的結果,不需要人為控制和干預。 反倒是過早主動扶著孩子幫他學坐、站、走,會對脊柱、下肢造成沒必要的損傷。 關于大運動的發(fā)展,媽媽們寧可靜待花開,也別拔苗助長哦。 來源:CC爸媽
|